
第一原则:防寒保暖要注意
冬季天气寒冷,会消耗人体大量的能量,进而影响身体的免疫力,是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,而对于一些本身就有较高心脑血管风险的中老年人人,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节,因此,冬至过后,数九开始的这段时间里,注意防寒保暖是非常重要的。
不管是居家还是外出,都应该让自己尽量保持温暖,特别是老年朋友,更要注意合理保暖,避免过度寒冷刺激而带来疾病风险,根据气象部门预测,今年有较大概率会出现极寒天气,因此,在今年冬至过后的时间里,更应该注意结合情况,合理增加衣物,做好保暖。
当然保暖也要适度,如果穿得太厚太多,甚至达到了“捂出汗”的程度,反而会影响身体的阳气,完全没有必要。

第二原则:早晨起床喝一杯温水
水本来就是我们生命的源泉,也是最好的“稀释剂”。
经历了一晚上的睡眠,身体一夜都没从外界摄取水分,而身体却会通过皮肤、呼吸、尿液等形式消耗体内大量水分,起床后人体会处于缺水状态。所以,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,先喝一杯温开水,一方面可以补水,暖身,帮助肠胃活动,一方面促进新陈代谢,排便,让身体的垃圾毒素都排出去。
中老年人在喝水的时候也要注意,喝水不宜太猛,否则会影响身体负荷力;也不宜过烫,水过烫不仅伤胃,还会引起我们身体的不适。建议水温在我们人体体温36度左右就可以,最后,提醒家人,早晨起床喝水的时候不要一口喝掉一整杯,否则会引起不适反应,建议喝一小口,先含在嘴里,在慢慢的咽下去,再喝。

第三原则:保持平和的心态
心理调节的重要性,我们单独拿出来说,是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很容易被人忽略,但实际上又容易在冬季引起疾病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。
冬季是出现季节性情绪障碍的高发季节,而老年人由于身体调节能力的变弱,又是出现这种问题的高发人群,因此了解这种情绪变化风险,凡事看开想开,让自己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,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,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想要做到这一点,合理的运动锻炼必不可少,除此之外,还应该注意多多社交,与家人保持联系,多多微笑,寻找自己的目标感和价值感,多做善事,宽以待人,能够做好上述几点,保持好情绪,也不是什么难事。

第四原则:喝酒有讲究
有些中老年人平时就爱喝酒,更别说在冬天,冬天能喝酒,但是也要注意几点,首先喜欢刺激的酒友,会把酒冰一冰,喝下去会很凉爽,殊不知这样喝酒对肠胃的刺激很大。
事实上应该把酒温一温再喝,因为温过的酒相比之前,入口刺激性会降低,而其中的酒会更加纯净,其中的酒香也会被温度激发出来,在口感上也会更佳,但是在温酒时温度不宜太高,否则对口感会有影响。
此外喝酒不要贪杯,少喝些,不然喝多了容易着凉,最重要的还是酒的品质要好,市面上那些8元的散酒就不要喝了,8元卖给你,他自己要赚,加上其中的粮食,各种成本,想想都知道不会是什么好酒,这些酒喝了十分容易上头,也容易感冒,只要注意酒的品质,喝的时候注意量,最好在温一温酒,那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。

第五原则:应季而食,饮食调理很重要
进入冬天后,寒潮南下全国降温,尤其是中老年人,冬季养骨御寒是非常必要的!从古至今都讲究应季而食,所以饮食调理非常重要。中老年人冬季的新陈代谢减慢,免疫力下降,另外到了冬天老年人的骨头脆,除了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钙质,还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,才能更好的“养骨”和御寒!
寒冬中老年人要御寒和“养骨”,要努力做到餐餐有蔬菜,特别注意多选深色叶菜,如油菜、青菜、菠菜、紫甘蓝等;尽可能选择不同种类的水果,不能用蔬菜替代水果。动物性食物换着吃,尽可能换着吃畜肉、禽肉、及鱼虾类食物。
就连2022新版《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》对于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,也单独做出了细化推荐,建议多吃鱼、畜禽肉、蛋类、奶制品及大豆类等食物,同时配以适量蔬菜和水果,建议每天饮用300到500ml液态奶,也可以选用酸奶、奶粉或其他奶制品,减少不必要的食物限制。